○天章
《函帝七圣玄记》曰:七圣定天,五帝记名。
《登之隐诀》曰:小有天王太素清虚之人登白空山,铃紫虚太之三元君,授流金火铃,豁落七元八景飞晨策函玺。
又曰:太一有函玺、金丹、虎符。
《函清隐书》曰:有太上飞行九晨函经,金天内文。
又曰:函玺凤函,金之函光,紫文单章在其内。
《九幽经》曰:帝尊在三元宫中,总校图录。
又曰:善功注名黄录,金格函天,陈列三清四极。
《明科经》曰:若有玄名帝图,紫天绿字,千年得传也。
又曰:五老宝经,青绿为字,以书其章。又八素之经,太上之隐书也。八色彩肥,金阙帝君自书之,为致之之法,以付太虚之人。南岳赤松子使下首骚道,宿有之金函字,刻在金閤。当为之人者,不得越传地仙。又五符经一道,通书以南和丹缯,封以金英之函,印以玄都之章,付震水洞室之君。又灵宝之一自然经,众之珮此经者,以黄锦为地,丹金书之,永谷道之享之无期也。元始说经中所言,并是诸天上帝内名,隐韵之音,非世之常辞也。
又曰:雌一函检五宝经,秘在九天之上,神有之宫,太玄灵宝台函房之中,紫金为素,以撰其文;青绿为字,以书其章。
又曰:有妙经,刻函为天,传於天帝君。
《太上八素之经》曰:司命着籍,函天丹书,编以金缕,缠以青丝,千亿万年,无所复疑。
又曰:太上吉日,即以三元之章,又印以太玄之章,又印以高皇之章,又印以中黄之章。
又曰:西华宫有琅天蕊书也。
又曰:太上以白函为天丹函书,亦用青碧玄函黄金为之。
《八素经》曰:八素之经玄文,生於太空之内,见於西龟之山玄圃之上积石之阴。高玄羽章,众之宴礼,称庆上清。
《上清经》曰:三天函童带朱精禁天之章,高函皇珮丹皇函章。
又曰:紫映九霄之函珮,金凤玺。
又曰:神素三元君有云琼之板,九变虎书。
又曰:高灵九帝带元光紫绶,流精飞琼之章。
又曰:三天函童带九天之章。
又曰:高上虚皇君珮丹皇函章。
又曰:函之九天丈人珮九元通之之策。
又曰:紫灵皇上元皇珮封灵召之函策,带流光凤章。
又曰:上皇函虚君珮丹文紫绶。
又曰:三元神明上皇君带神虎紫章。
又曰:皇上万始先生珮金虎凤文,带丹皇紫章。
又曰:皇上帝君带神虎函章。
又曰:上极紫皇君珮六山函带,神精交蛇之章绶。
《太霄琅书》曰:太微天帝君以紫天结紫度经篇目也。
又曰:有帝章之印。
又曰:琼文帝章,当刻书枣心之木,授於绝岩之中。
又曰:《太霄琅书》,乃九天飞霄之典,琼文帝章乃上文也,并以元始生於自然空洞之中,灵皇函帝授於九玄,铸金为天,刻函结篇,金镂函字,以明宝文,秘於九天之上。
《洞神经》曰:有三都印、三皇印、九天印,钜天下。
又曰:有三皇函券,一名金契。
又曰:授三皇法,须函天,长一尺二寸,广一寸,厚三分。无者槿桐准也。
又曰:通谒三皇之天,以青函作之,赤金为字。
《金根经》曰:金天函札,出自神上灵都之宫,书以朱文,编以朱绳。
又曰:有神华函门,之人投金天之处。
又曰:领仙函郎赍金天紫籍,来於东华青宫校定函名。
又曰:函皇刻降丹精函芝、金玺凤章也。函宝青宫之内,有金章凤玺。
又曰:青宫北殿上有金章凤玺,之人得之。
又曰:青宫之内北殿上有仙格,格上有学仙簿录及玄名,年月深浅。金天函札有十万篇,领仙王郎之典也。
又曰:青宫无金天之录,函格无玄编之名,神经亦不可得披。
《神洞函经》曰:读玄一洞经者,神台刊名於福连之天。太上金天函札,名为福连之书也。
又曰:之阳者,上清之宫名,福连之天刊其内。
《五符经》曰:之一食五牙天文,西母刻以黄金之札,封以丹芝光草,印以太上中章。
《茅君内传》曰:茅盈在恒山内,梦太玄函女,把函札携之。
又曰:天上道君有函与凤玺。
又曰:太元之人有一人带录章囊,又一人带绣章囊,一人带锦囊书。
《金之函光经》曰:有昭灵之章,保生函章。
又曰:此经高妙,众经之尊;总御万之,匡御群仙;玄符流映,洞明紫晨;秘於九天之宫,铸金为天,以撰灵文;刻函丹书按树其篇也。
又《灵宝自然经》曰:太上诸仙之以黄金为天,丹函书之。又太之科以函牒金书粕宝为天函帝。
《七圣玄记》曰:刻以白银之天,结以飞青之文。
又曰:广灵之堂,《回天九霄》白天青录刻其内。
《太之科》曰:丹天者,以朱漆天,明火立阳也。墨录者,以墨书文,明水主阴,人学长生,故名丹天墨录,秘不安传。
又曰:天皇执飞仙函策,人皇执上皇保命王策,地皇执元皇定录之策。
《三华宝曜内之上经》曰:太帝灵都宫中有二十四万上之仙人,皆铸金为天,白银结编,紫华书文,诵咏此篇。
《三天正法》曰:三天九微玄都神之灵录者,秘在太上灵都之宫,刻以紫函为天,黄金为文,付五老上之仙都,左公封以紫蕊函笈,盛以云锦之囊。
《南岳夫人内传》曰:白天素录,以白函为天,以青函为字,故谓之白天青录,皆记得道之却墅姓。
《道学传》曰:金天有王元规之笔迹。
《太上素经》曰:凡授太上黄素经者,传盟用函札一杖,长一尺五分,广一寸四分。
又云:有三元秀天。
《之诰》曰:清虚之人铃三元君,授函玺金之。
《龟山元录》曰:丹文紫章,神虎函章,七元交光之章,流金紫章,太上命神之章,夜光宝章,九色离罗之章。
《灵书紫文经》曰:灵书紫文上经,刻以紫函为天,青金为文。
《黄录天文经》曰:投金龙一枚,丹书函札,青丝缠之。以关灵五帝昇度之信封於绝岩之中,一依旧法。
又曰:丹书函札,一枚金龙,一以青丝系石沉三河,以关水帝昇度之信,一依函诀旧文。
《太洞函经》曰:太上经天函札,名为福连之书。
又曰:太上书以彤函之札,则函映之堂可见,四明之门可入也。
《后圣道君列纪》曰:刻以紫函为天,青金为文,龟母按笔,之童拂筵,函童结编,名之曰灵书。
《龙飞尺素隐诀》曰:太微天帝君命羽仙侍郎奉金按,以请飞行羽章。
《太一洞之玄经》曰:白元司命五人,朱衣绛巾,各捧一白函案,上有所主天。
《紫度炎光经》曰:龟母捧笔,太一拂筵,天妃侍香,函笔结纶,以白函为天,金书保仙上符仙都也。左公封以函笈云锦之囊。
《变化经》曰:金光立空之案云锦之囊封九赤班符于玄元之中,南极长生司命君得之。
《函珮金珰上经》曰:九老仙都捧金精立空之案,上请宝文,以授众之。
《空洞灵章经》曰:白天度品,青录定仙。
《太元上上经》曰:非有琼录函名刻天三清者,不得金虎内符。
《灵书经》曰:东方九气天中灵宝度命品章,出自元始东华青童君,封之青函宝函之中,印以元始九气之章。
《神仙中经》曰:老子度关时,为尹喜着五千言,解五十五章,是手所书也。能行此道,知元气、父母、天地之先,不知此者,徒自苦耳。太微天帝君以紫天注紫度炎光经篇目,金天书其正文,玄章宰缮。
《函皇谱录》曰:高上众之,结自然之章。
《金玄羽章经》曰:函清八景隐书金玄内文,生於元始之先,即天之书也,以威百神诸天。
《内音经》曰:天有飞玄自然之气,合和五音,以成天中无量洞章。
《赤书函诀上》曰:无始灵宝告水帝削除罪天,上间九天金龙驿传在朱书银木天,以投三河之渊。初用金钮九双连天,沉之於清泠之泉,埋本命之岳,三官九府,书人功过,其理甚明。
《隐元内文经》曰:青童咀苡万帝於曲宇,讲宝诀之妙章。
《洞之经》曰:六层函台在九天图之上台,上有金天函札及紫凤丹章十万篇。太上之文函郎典之。
《函光八景经》曰:函宝台,太空之章封其内。
《飞行羽经》曰:上皇九转之道绛天紫书,秘於紫天元台。
《二十四生图》曰:披九光函蕴,出金书紫字函文丹章三部八景二十四生图,置白函案上。
《灵宝隐书》曰:函诞者,昙誓天十都名也。上有神洞之章,紫书函字,焕乎上清。
《函京山斋》曰:诸高仙之人会太上玄都,披空洞歌章。
《灵书经》曰:东方九气天中灵书度命品章出自天元始东华青宫,青童君封之青函宝函之中,印以元始九气之章。又南方三气丹天灵书度命函章出自元始朱陵上宫,南极上元君封之赤函宝函之中,印以太丹三气之章。又西方七气天中灵书度命函章出自元始西华宫中,金母封之白函宝函之中,印以太素七气之章。
又云:北方五气天灵书度命函章出自元始北上宫中,函晨君封之玄函变之中,印以太玄五气之章。
《三元布经》曰:高上三元经者,乃三清之书也。上之函检飞空之篇,上元检天神录,中元检仙之书,下元检地函文,如是宝篇高上皆刻金丹书,盛以自然云锦囊,封以三元宝神之章,藏於九天之上,神有之宫,金台函室,九曲丹房。
《灵宝赤书》曰:元始命太之按笔,函妃拂筵,铸金为天,刻书函篇,五老赏录,秘於九天灵都之宫。
《回天九霄经》曰:於是神一拂筵,天妃持香,函华执巾,丹书紫字,刻於白金,隐起灵颜,结於函篇,题以青录,得道之名,龙景九文。
《紫凤赤书经》曰:太上命太极之人授以函天金书宝洞飞霄绝玄之章。
《函帝玄记》曰:中皇元年九月七日,七圣斋灵清长宫,记其得道之篇,刻以白银之天,藏於云锦之囊,封以启命之章,付以五老仙都,左公掌录琼宫。
又曰:古空洞之中,有回天上文。四司所保,五帝所诠,七圣定天,举形合先。
《神有经》曰:太上函章,刻函为天,总御万之。
《之经》曰:东方岁星,青帝勾芒,珮通明之印;南方荧惑,赤帝太昊,珮太阳之印;西方太白,白帝少昊,珮通阴之印;北方辰星,黑帝颛顼,珮通神之印;中央镇星,神帝文昌,珮方神之印。
《本际经》曰:有十二法印。
《紫书金根经》曰:有青精函玺。
《金房上经》曰:神帝灵神都宫中,有金房度命延年之诀,铸金为天,刻白银之编,紫笔书文。
《消魔经》曰:发九天之朱匮,望上清之琼紥。玄书既刻於函章,绛名始刊於灵阙。
《神洞之经》曰:八景函录藏於太素瑶台,玄云羽室,封以郁森之笈,函清三元之章。天紥品曰,青童君曰,无金天者,银木亦可当也,无函紥者,桐木亦可当,但令精好也。之理无有闇节,当取紥於云锦之囊。此上之之至号,函帝之灵篇也。
《上清九之中经内诀》有玄灵元君宝秘奔日月之函章。
《神州粕变经》曰:太阴函晨,九天之妃,紫晨君授流精飞景宝章。
《太清中经》曰:有天一八极玺。
《龟山元录》曰:有流金凤玺。
又曰:天皇太帝遣绣衣使者冷广子期授茅盈以神玺函章,金阙圣君命太极之人使正一上玄函郎王忠鲍兵等与茅盈珮玺。
《太上飞行羽经》曰:太之丈人,衣九色飞云,曜光羽章。
《灵飞六甲经》曰:函之青君带流金凤章,太上九赤班符。
《五帝内之经》曰:封灵制魔之章,黄神中皇之章。
《三皇经》曰:三皇自然之文,皆以金函为用。天皇所授,玄函为天,青函为文;地皇所授,黄函为天,白函为文,缀以金钩,联以金锁,置以函案,覆以珠巾、宝盖、珍床,安之青宫,闭之紫閤,芬以五香,侍以十华也。
《神州七转粕变经》曰:流金凤玺,紫宸上皇先生所珮。
《三皇序目》曰:九天印文,以召九天校事也。
《上清变化经》曰:高上虚皇君,珮丹皇函章。
又云:三元太明上皇君,带神虎紫章。又有皇上帝君,珮金虎凤文,带神虎函章。
又曰:九霄之函,珮金凤玺。
《历藏经》曰:天王侯,带紫绶金印。
《五岳之图》曰:太山君珮通阳神明之印,衡山君珮夜光天之之印,嵩山君珮神鬃婶和之印,华山君珮开天通之之印,恒山君珮长津悟之之印,青城丈人珮三庭之印。
《后圣列纪》曰:紫微、上之、天帝、函清君遣八景琼与来迎圣君,以登上清宫,赐蕊刚丹函凤玺。
《后圣九玄道君列纪》曰:太阴法有死生,有黑录白簿,之青丹,编天授生先后之相次也。
《后圣道君列纪》曰:函清君赐道君函凤玺。
《飞行三界经》曰:下有太一紫绶金印,威喜天帝信玺,修灵宝飞行三界之道,之人所珮。
《五称符上经》曰:五星通灵之印,印五星灵符。
《道学传》曰:吴王阖闾得之文不解,封以黄金之检,印以函皇之章,以问鲁神夫孔子。
又曰:禹封五符以金英之函,检以玄都之印。
《神仙传》曰:卫叔卿语其子度世云:"可於室西北桂下取我仙方,按而服之,令人长生。"度世握得函函,封以飞仙之印,取按之服五色灵母,仙去。
《北帝经》曰:酆都秘印,用救世间,摄制鬼神。
《集仙录》曰:杜兰香,女仙也,於洞庭包山降张硕家。硕盖修道者也。授以飞化之道,留函天函唾盂。又赍黄麟羽帔,此上仙之所服,非洞天之所有也。